網頁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我們還想看到布袋戲嗎?──紀錄片:紅盒子;兼談歌劇《李天祿的四個女人》(1)

關於標題:
參考鄧惠文醫師的書名:還想遇到我嗎?

對於紅盒子這部紀錄片,
大多數的心得,基本上看過片子的人去ptt電影版或搜尋一下網路,
我覺得...父子傳承跟壓力,還有現實麻煩,已經都很明確了

*文資法對於演出團體成立三年才有協助,原本這個條文訂立也是有其想法,但鐵定幫不了日落西山的掌中布袋戲了!

*為了政府的規定,重新起團、寫申請計畫書就像在說謊一樣(欸)
不論是否合唱團(妳太老實了啦!)
看到這部分我真的覺得很現實...

(合唱團之社會組合唱比賽2013年復賽以來,根本就是競爭激烈...
我想布袋戲團們也差不多)

*有時候風格不同無法拚輸贏--
我不免覺得記錄片開頭傳藝2009年在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做戲團競賽評審時,
陳師傅的反應是想留下些什麼-中南部不能只剩大偶啊!

順便借這段談其他東西:
1.使用其他形式演出的劇團事例:
之前跟男友去看高雄新世界掌中劇團的演出-特地跑了一趟桃園
他們把這個做成持續下去的作品,
我看的是續作:幻海星塵~不滅傳說二部曲
幻海星塵~不滅傳說
(年代售票連結,這個是起始作品)

演出形式上嚴格來說是金光戲,不是掌中戲--
黑光偶、大小偶(大偶就類似霹靂它們做的,小偶就是比掌中戲偶頭更大)合用
有些梗也出自目前已不再出新作品的天宇布袋戲(某個笑聲....)

2.目前只有四集的江湖應援團...
固然用舊日布袋戲社團北少流名號的林先生有自己亂來的狀況(否則金光幹嘛告他)
這部戲有些哽的用法、出處是很卡漫導向或布袋戲觀眾才會知道,
問題:在不正經之外,其實要認真演新的忠孝節義也不是不行,
畢竟時代改變,這種東西還是有重新詮釋的空間!
(配音問題我另外談,本篇請恕我略過)

*有些觀後心得中也提到:手藝人家庭之間的父子關係狀態代間傳遞跟家父長結構
請參:「代間傳遞」/甲子之心
*這是講受虐或不被愛孩兒們代間傳遞的狀況
紅盒子:一輩子活在父親影子下的人,海苔熊之森 
雖然訓練過程沒有虐待--爸爸師傅生氣拿偶頭敲孩子已經很可怕了,
但是父子之間的冷淡都是那個世代的眾多父子們的共通現象....
背離親緣-哪吒的故事不就是這樣嗎?(這本書我會再買過)

*麥克阿瑟:「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原句: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我略改:Old show men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
這就是現實!

*結果當然變成"世界的布袋戲"-外國人會有興趣
楊力州導演側拍弟子跟老師各種演出場邊,也有留意到這些外國觀眾
但是我們台灣沒人搞這種專門旅行團,該死(我火大了)
因為野臺戲表演變得在市中心搞有點困難-
野台戲放音響無樂師已很無奈,但馬上變噪音汙染的警局有人投訴,
陳師傅的學生們覺得頭痛(爆炸

*片中陳錫煌師傅的毛病,讓人想起EXID許率智--
最近率智終於歸隊接商演了(感動
年輕人甲狀腺出問題好休養,但這會不會是陳師傅辛勞一生的身心症呢(不)

*陳師傅弟弟李傳燦的葬禮有這樣的段落:陳問其他人-弟子們在那裡?
之後弟子們都集合了,他對他弟弟的徒弟們說了那些師徒父子般的話,讓人忍不住流淚...

這個"師傅養弟子"的學徒系統已經不存在了,當中飽含很多照顧跟家父長的感覺...
現在只有鋼琴伴奏/各種樂手圈會互相分享消息,如果有演出自己無法就是介紹給別人

*陳錫煌師傅的學生們:

大弟子吳先生-弘宛然

Lucie Kelche
*TEDx艋舺有她的專題影片,這位喜歡劇場,最後投入布袋戲的外國女弟子也是拚了
基於片中敘述方便沒提供她的中文名,只給了她名字的翻譯(欸)

黃武山在紀錄片中說到客語跟布袋戲他想做但沒辦法,
雖不是主線,但這片子拍攝告段落進後製期間,他也弄了一場演出,
詳情請見: 「山宛然」黃武山 全客語布袋戲 傳藝演出(2017.12.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