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歷史與人物,回顧與現況,還有"關於自閉症者角色與現況改善表現沿革"~自閉群像 /讀後感 (4)

雖然平日生活上有些困難,但是是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的金.匹克本人與爸爸媽媽,跟一些自閉症家族與本人,還有在演員事業正式開展前,曾當過精神病房照顧助理的達斯汀.霍夫曼,以及幕後的編導人員一起工作之下,這一群人讓一件事發生了:


起因是霍夫曼他個人想要做演技挑戰,剛好碰上了一個有趣的劇本--在雨人電影正式進入製作與殺青之前,定稿劇本不是這樣--原本的故事,是巴利.摩亞與太太貝芙莉跟比爾的一生遇合(最後還包含送葬),這樣貴重而特別的人生經驗讓摩亞後來寫出了初稿劇本,拍成電影"比爾" (不曉得有沒有門路可看=Netflix不曉得有沒有這部片?)
但二次改編時當中製作過程各種磨難,是因為導演們總是有選擇權,當中詢問並放棄的導演一共三人(也包含史蒂芬.史匹柏),最後由Barry Levinson巴瑞.李文森接手完成。

*關於書中講到當年達斯汀.霍夫曼看"60分鐘"節目中所提到&出現的人,在金.匹克之外還有兩位,而台灣科學人雜誌(美國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繁體中文內容授權雜誌)有短篇文章介紹這三人,請見:孤島般的雨人天才

*書中也有提到: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這則短篇小說也有美國電影改拍-Charly [中文片名翻成落花流水春去也]
[它也有日劇的兩個新舊翻拍版本(2002/2015),好像也有韓劇改拍版本(大概這部沒上有線電視台吧!所以我真的不知道喔)
維基百科這小說條目有更詳細的改拍版本等等資訊]
也因為這個小說的改拍作品劇情上的設計,跟剛巧林姆蘭也跟到製作主出意見介紹ASD家庭之故,而讓摩亞的劇本跟角色有更多的修改空間。

在雨人電影順利上映,並引起世界注目之後,日本這之後智力天真組的戲也多了一些(當中也包含讓人感到悲傷的"聖者的行進"-庇護工廠內的唐氏症患者受虐與性侵事件改編劇本),後來也拍出了讓愛說出來(君が教えてくれたこと)[2000]跟我的人生路(僕の歩く道)[2006]兩部戲劇。
*兩部戲只差六年

前者是我知道已從DSM精神科診斷操作手冊自閉症條目中"完全撤掉",但當你查閱部分舊日文獻實會看到,以及在本書中真的只提到一次的""高功能自閉症""的""女主角"",她是天氣預報少女,喜歡閃閃發亮的東西
不過認真回顧這部戲,因為我自己也是ASD本人之意識正常組,我覺得這部戲在友坂理惠在角色上對於人群與閃光燈之類的感官超載部分表現良好(劇情上剛好也是有議員要找人開記者會[拿人宣傳嗎?],卻沒想到"開記者會前的協助方法"或是"視訊參與記者會"等等類似給她的合理調整,嘖嘖),但是對於自閉症女性表現項目或感覺可能有局限,因此我希望最近有劇組想重新拍攝自閉症女性相關戲劇,想方設法把自閉症女性的真貌再次呈現,或者是紀錄片(真的是拜託各位了,這確實有急迫性)
*單元劇之類的型態或許可行?
另外雪季過客...自閉症母女片我也還沒看欸,Netflix我遲早會花錢(會晚個幾年吧

至於後者(我的人生路)這部戲,主角草剪剛完全努力用演技表現自閉症天真組男性,從動物照護員工作中之切蘋果的對交代非常死守可以看得出來,另外這部戲還有個值得稱讚的點:劇情最後帶到的自閉症者社區之社區模式住居自立的未來,比起雨人電影的劇情,在最後因雷蒙看到微波爐火災突然無法接受的失控事件後,讓哥哥決定讓他回去療養院的設定完全不同(根本上來說是大進步!! 讚!)
這卻又再次呼應本書最後提及以故伯納.林伯蘭兒子本人馬克先生與夫人葛羅麗雅女士的現況--機構照護對於自閉症者或長輩並不是最好的模式,想辦法建立自閉症者社區照顧之支援體系才是王道!
一方面機構照護員額壓力/管理方針也是問題(台灣是真的有這種情況)
二方面機構照護員的健康我們真的有關心過嗎(就跟警消醫護一樣重要需要大家關心)
三方面是我們對於衛福部的監管有意見
回頭看看台灣,國內肯納基金會對此的實行狀況並未完全成真,原本在花蓮的基地最後放棄-有各種不利因素,出書時提到的那些孩子又回到自己的家中,我猜測這次回家又是一個重新適應家中環境的狀況....光想就覺得很虐!

在這些戲劇改編的種種基礎之上,後來拍攝的韓劇Good Doctor(2013),
對於主角朴施溫的設定,就乾脆把自閉症天真組跟學者症候群的表現揉合在一起。
我個人認為近來韓劇也拍了不少這樣的人,
白色謊言男二是智能障礙與自閉症的揉合,但他後頭的改變很多觀眾當中覺得真的很奇怪;
而朴施溫則成了我忘不了的角色...

事實上我自己沒看完"雨人"電影-有看到片段但沒全片看完(東森洋片台播過一次,啊...),
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年國中同學去參加輔導處活動看這部片,還是對我本人有誤會...而我也無法為當時的自己解釋:他真的不知道該電影的拍攝背景跟角色發展史,雖然它是跟我同世代的電影,我也是到看完自閉群像才知道這部片也是歷經各種麻煩才開拍,
好萊塢很多片的演員與劇本的一些小故事,我略有聽聞-我也很喜歡看電影,有些類型的片我真的會買單--所以可見得在一些特定疾病,例如認知方面問題-阿茲海默氏症與其他類似疾病/或是自閉症之類的情況,特定NGO人士或是編劇自己發心,為了提升公眾對這些事的注意力,造成好的影響,在劇本方面跟本人取材跟選擇要如何表現這樣的角色過程,也是一個關鍵!

寫到這邊也讓我想到周元在Good Doctor全劇播畢後的個人感言:

算算為Good Doctor做準備的時間,總共四個多月,在炎熱的夏天滿懷熱情的拍攝,首映時候的激動和期待... Good Doctor拍攝過程中,緊張感是一直延續。
雖然好多人給予很大的期待,但這畢竟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萬一角色表達的不好的話,也擔心會不會因為我,而給像施溫一樣經歷[&處於]同種障礙的人和他們的家庭帶來傷害, 但是好多人透過信件和留言說他們因為施溫而產生希望和勇氣,托他們給的力量,朴施溫和我能一直好好堅持到最後。
謝謝他們。 [fr./翻譯 百度周元吧小水]
*我自己留這篇的,相關談及內容請見這裡

周元對於自己表現自閉症者演戲的擔心並非過慮,對照本書中貝特罕的理論傳播的歪曲大勢,你就知道理論歪曲有多荒唐了,而且他還很樂於大談謬論!
比起對外部評價或當事人與家人們更為小心翼翼的演員們(目前至少寫了兩位,達斯汀.霍夫曼如此、周元如此),貝特罕的罪過才大很多(崩潰)
肯納好歹沒認為這種情況是疫苗惹的禍(無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