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

我們是否對有些人期望太高?(體育篇)

先把有人論王建民那篇貼上來吧,內容有提到我們該多加注意國家發展,不能只崇拜單一運動選手;本站還貼了一篇籃球迷發了類似的文章,請看這裡


原文留底網誌,請按此


王建民不可承受之重


隨著美國職棒開打,台灣民間再次陷入一片「建民熱」之中。紐約洋基的每場勝負、乃至建仔的每個投球,都牽動著千萬台灣同胞的一顰一笑。他不僅是土產的職棒巨星,更是「台灣」這個新興國族的精神象徵之一(icon),其影響力早已超出體壇,而達至「奇魅」的「民族具象」境界。

但每一位支持建仔的朋友,是否都該捫心自問幾個問題:將整個國族的成就感,傾注在一位年僅20歲出頭的年輕人身上,對他是不是公平?對我們國家的發展是不是健康?是否有利於提升我國的競賽水準?

首先,在我們將建仔「神格化」為「台灣的驕傲」時,是否有想過,建仔今日能有這樣的成就,他個人的努力佔了多大比率?他家庭無悔的支持有多大重要性?大聯盟完整的養成體系又有多少功勞?扣除掉這些因素,真正應該歸功於台灣棒球養成教育的比率,又有多高呢?就算台灣棒球大環境厥功甚偉,我們一向疏於經營體育事務的政府,對營造這樣一個環境,恐怕沒有太大貢獻。真正一路教導、提攜、扶持建仔的人,是那些面對台灣體壇惡劣環境,仍不斷付出的基層棒壇人士。在建仔成功之前,我們台灣人民有給過這組團隊任何有意義的幫忙嗎?那我們怎麼有資格在此刻把他們的成功,視為台灣集體的成功?甚至在建仔偶爾表現不穩時,對他投以諸般的苛責呢?

循著上述思路,我們可以發現,建仔的成就縱使亮眼,但終究是他個人的光環。或許因為他的傑出表現,讓世界棒球人口(只怕相較於其他主流運動也是小眾)稍微認識到他的出生地「台灣」,但這樣的印象不見得有助於台灣在國際政經領域的表現。

作為國族挫敗出口
尤以甚者,「王建民」這個icon吸引太多國內的注意和曝光,導致原本就對國際事務和實際內政問題(而非談話性節目中的政治口水)興趣缺缺的台灣人,更不明瞭當前國家重大議題的進展。譬如之前我國申請加入WHO案的挫敗,似乎沒有激起國人應有的重視。於是支持建仔,變成廉價的愛台灣方式,對他個人的表現固然沒有太大幫助,對台灣的進步只怕亦無甚助益。

最後,棒球作為台灣的國球,需要的不僅是建仔這樣一個標竿,還需要更多來自政府和民間的持續耕耘與投入,譬如中華職棒已進入18年,還有聯盟人士宣稱台灣職棒運動仍在「草創期」,體委會和參賽隊伍都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而建仔的成功,替他自己得到了許多贊助和收入,但台灣棒球國手的故鄉--南台灣和東台灣,其棒運仍在慘澹經營中。縱使單就提升台灣球迷的觀賽水準而言,國內部分媒體過度吹捧建仔的表現,屢將敗戰的責任推給隊友守備不力或進攻欠佳,甚至妖魔化對方球隊,都不利於營造一個成熟健全的棒球環境。

無可否認地,建仔優異的表現與堅毅的性格,讓許多國人與有榮焉,也是絕佳的成功榜樣;而自民初梁啟超倡議「改革國體,必先強健身體」的論述迄今,華人社會一直陷入崇拜功夫大師和運動健將,以作為國族挫敗情緒出口的迷思;此不獨台灣為然,中國對姚明和劉翔的迷戀亦為顯例。但倘若華人總是耽溺於這樣的身體崇拜,卻忘了國家發展是如何經緯萬端、任重道遠的路程,只怕出產了再多的運動明星,也不過是另一個古巴或巴西而已。

作者為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碩士、業餘運動評論者
陳碩廷

沒有留言: